热门还是冷门?从Web到主板再到培训工作,一同探讨哪些项目正当其时、哪些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程序员总是喜欢对时尚界冷嘲热讽,认为那里的风潮总是一波接着一波、令人莫衷一是。裙子长了又短、短了再长,色彩的选择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连领带也是时宽时窄。相比之下,技术领域则稳定得多——严谨、科学、数学以及精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从业者们一直遵循的永恒原则。 下面给大家分享 2014以及未来几年编程语言趋势 热门:预处理器 冷门:全语言堆栈 就在不久之前,创建新型编程语言的人们还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将代码转化为能够令芯片理解的信息。这时,有人发现自己可以把原先取得的工作成果添加进来。如今人们有了更加睿智的处理方式,只需编写一套预处理器,即可将新型代码转译为具备丰富API及库的旧有代码。 偏爱动态类型的技术人员创建出了Groovy,这是一套Java的简化版本、不再过分坚持标点符号的使用方式。那些希望改进JavaScript的 技术人员则创造出了CoffeeScript,这套预处理器允许使用者在无需考虑标点符号运用方式的前提下进行编码。目前已经有以Scala及 Clojure为代表的数十种语言运行在JVM之上,但JVM却继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地位。既然转译完全可行,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过去的工作推倒重来? 热门:JavaScript MV*框架 冷门:JavaScript文件 很久很久以前,每个人都学会了如何利用JavaScript编写警告弹窗或者检查电子邮件地址当中是否正确包含@符号。现在HTML AJAX应用程序已经变得如此复杂,几乎没有多少开发人员会从零开发进行研究。最简单的办法是选择一套精心制作的框架,并利用一部分衔接代码实现自己需要 的独特业务逻辑。目前这样的框架非常丰富,其中包括Kendo、Sencha、jQuery Mobile、AngularJS、Ember、Backbone、Meteor JS等等——它们都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的Web应用程序及网页完成事件与内容处理工作。 热门:CSS框架 冷门:通用CSS样式表 曾几何时,要向网页当中引入一点新鲜内容意味着我们需要打开CSS文件,并向其中添加类似font-style:italic这样的新命令。接下 来,大家要把忙活了一上午的工作成果保存在文件当中,然后启动整个项目。时至今日,Web页面已经变得非常精致,我们几乎不可能仅仅通过向某个文件中添加 这类简单命令来实现如此出色的效果。甚至仅仅调整一种颜色,所有内容都会受到影响。这正像是专家们对于阴谋论及生态学的评述:环环相扣,所有组成部分之间 都存在着关联。 在这方面,CSS框架与SASS颇具相似之处,而且其表亲Compass也已经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它们通过提供编程结构——例如实际变量、嵌套块以及混合插件——吸引经验老道的开发人员为其提供稳定的编码成果。这种特性听起来在编程领域似乎并不新鲜,但在设计层面却带来实实在在的巨大飞跃。 热门:SVG与JavaScript携手闯荡Canvas 冷门:Flash 多年以来,Flash一直成为令开发人员们抓狂的罪魁祸首,但艺术工作者却对它所呈现出的结果非常满意。抗锯齿渲染效果相当出色,而且很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也已经利用Flash代码创建出深层堆栈,从而实现复杂的转换与动画成品。 现在JavaScript层已经具备实现大部分同类效果的能力,浏览器厂商与开发人员也在额手相庆、同贺Flash时代的终结。他们发现由 SVG(即可伸缩矢量图形)等新型格式所带来的DOM层在整合方面更具优势。SVG与HTML共同构成一套规模庞大的标签集,而这通常更易于Web开发人 员使用。此外,另有大量API能够对Canvas对象进行精雕细琢,且通常都有利用到显卡提供的强大性能支持。综合这几大因素,我们似乎已经没什么理由继 续坚持Flash了。 热门:大数据(不涉及Hadoop的分析技术) 冷门:大数据(Hadoop)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同侪中的风云人物,如果实在达不到这一高度,那么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也是多数人民群众的首要选择。因此,我们一如意料地看到“大数 据”一词在各企业高管层风靡之后,大部分领导者都倾向于寻求最大、最强劲的大数据系统——这种感觉似乎跟他们购买游艇或者办公大楼时非常相近。 有趣的是,其实大部分企业事务的规模都没有大到必须使用高级大数据解决方案。当然,像谷歌或者雅虎这类努力追踪所有用户的网络浏览记录、需要处理 PB甚至更高量级数据集的企业确实有必要做大做强。不过大多数公司都能够将数据集简单保存在一台常见PC机的内存当中。我目前使用的这台电脑拥有16GB 内存——足以容纳十亿个容量正常的事件。而且对大多数算法而言,数据也没必要一直盘踞在内存当中,使用SSD已经完全足够了。 我并不否认,某些企业可能需要一套由数十台并行运作的设备构成Hadoop云体系,从而实现快速响应。然而从普遍意义上讲,大家只需要一台设备就足以搞定这类工作,还能够由此省去各设备之间协调与沟通的麻烦。 热门:游戏框架 冷门:本地游戏开发 遥想当年,游戏开发意味着雇用大量开发人员,让他们从零开发用C语言编写所有组件。当然,尽管需要付出无数美刀作为开发成本,但其最终效果也相当令 人满意。不过如今已经没人能轻松负担得起如此奢侈的定制化代码了。大部分游戏开发人员已经收起了过去那种自豪感以及职业“操守”,开始使用Unity、 Corona或者LibGDX等代码库进行系统创建。相较于C代码,他们编写的大部分内容都只是代码库指令。这样说来,我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的游戏不再是 “纯手工打造”、而是大量重复使用同一套引擎而感到羞愧?其实没必要这样考虑问题。请大家放松心态,抛开繁重的开发工作之后、各位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 性、叙事方式、角色塑造以及艺术设计等方面。 热门:单页面Web应用 冷门:网站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初那段URL指向Web页面、Web页面中又充斥着大量静态文本与图片的岁月。多么简洁、多么古朴,那时候我们会把这种由包 含着信息的多个页面所构成的整体称为网站。新型Web应用则属于内容丰富的大型数据库的交互前端。当Web应用程序需要信息时,它会从数据库当中直接提取 并将其转化为本地形式。我们不必再对数据加以修饰并以Web页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今的数据层已经完全独立于表现与格式层之外。当然,移动计算的兴起则是 Web应用升温的另一大重要理由:单一且经过响应式设计的Web页面在使用感受上与传统应用程序非常相似——而且有效避免了用户不断访问应用程序商店的麻 烦。 热门:移动Web应用 冷门:原生移动应用 举例来说,如果大家已经酝酿好了出色的移动内容设计方案,那么摆在面前的路有两条:其一,大家可以针对iOS、Android、Windows 8甚至是BlackBerry OS乃至其它系统的各个版本进行原生应用开发。毫无疑问,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组织多个开发团队,而且各个团队之间使用的编程语言也有所不同。另外,我们还需 要经过各个平台上应用程序商店的审核,最后才能把应用成果交付到用户手中。其二,大家可以直接创建一款HTML应用并将其直接放在网站上,这样所有平台就 都可以直接使用了。如果需要对应用作出修改,我们也无需再跟应用商店打交道、祈祷他们能快点通过bug修复审核。如今HTML层的处理速度明显加快,移动 设备的处理芯片也愈发强劲,因此HTML应用甚至足以与复杂的交互式应用程序相抗衡。 热门:Android 冷门:iOS 就在几年之前,苹果直营店门前还排着长长的消费者长龙。但时至今日,情况已经有所转变。尽管iPhone与iPad仍然受到爱好者们的坚定拥护,苹 果设备所提供的丰富精巧的用户界面居于领先位置,但Android设备的原始销量却一路扶摇直上。某些报告甚至指出,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当中有超过七成都 属于Android。 理由也许很简单——这就是价格因素。在iOS设备继续保持高价的同时,Android世界已经涌现出一波又一波廉价狂潮——不少极具竞争力的平板设备在价格上仅为iPad的五分之一。省钱永远是一种诱惑,令人无法抗拒。 除此之外,开源也是Android逐步崛起的重要理由。任何一家厂商都有机会在市场上一试身手——而这也确实吸引到了众多厂商的参与。如今我们看到 的Android平板设备有大有小,甚至出现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照相机乃至冰箱。谁也不需要得到谷歌的批准之后再行创新。如果他们有了好主 意,完全可以直接放手实施。 热门:GPU 冷门:CPU 当软件结构简单而指令又被有序整理起来时,CPU无疑堪称计算机上足以承担一切重任的至高王者。然而当下视频游戏当中充斥着大量能够并行运行的图形 程序,而这一切都是显卡施展身手的绝佳舞台。我们花上五百或者六百美元就能轻松买到一块相当强劲的显卡,不少游戏发烧友甚至会同时使用多块显卡——这使得 他们的台式机在价格上比普通台式机高出一倍有余。当然,玩家并不是GPU崛起的惟一推动力。计算机科学家们现在也能够将大量并行应用程序交给GPU打理, 并获得高达数百倍的处理速度提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PhoneGap中文网 ( 京ICP备13027796号-1 )
GMT+8, 2025-1-14 01:16 , Processed in 0.0517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